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陳雯
87種運動模式,50米防水,無邊界弧線設計……手表隨處可見,圓形表盤也是基礎的設計,華米商務智能手表卻能融合經典和科技創新,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體驗,這些創新來自于華米“科技連接健康”的初衷。
截至2021年2月,華米科技的智能可穿戴設備記錄的累計步數為151萬億步,累計睡眠記錄128億晚,心率記錄總時長1208億小時,而ECG心電圖數據也累計達到了1587萬條,初篩的房顫和疑似房顫超過11萬人次。
華米科技從用戶收集的這些數據,在尊重隱私的前提下、經過脫敏處理后,對醫學研究人員、醫療保健提供者,以及保險公司、雇主和健康計劃提供者等人口健康管理人員,都有著巨大價值。作為一家基于云的健康服務提供商,小米手環幕后團隊華米科技是如何打通產品服務鏈條、信息鏈條、內容鏈條的?又是如何將終端打造成數據和服務入口的?華米科技入選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企業后,在產業融合模式和融合領域方面還做出了哪些創新?帶著這些疑問,本刊記者采訪了華米科技公共事務總監朱永梅。
智能創新賦能
打造全產業鏈健康生態
據了解,華米科技先后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合肥市技術創新中心等多個創新平臺。
硬件制造的升級離不開數據服務的支撐,通過制造技術創新與現代服務融合,華米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IDC數據顯示,華米科技的自主品牌Amazfit和Zepp成人手表出貨量在巴西、土耳其、意大利、印尼、西班牙、俄羅斯等多個國家位居市場前三;2021年全年累計出貨量位列全球前五,超過了市場的整體增速。截至2021年12月31日,華米科技智能設備的全球累計出貨量已經突破了2億臺。
這2億臺智能設備背后,是持續深化的軟件及人工智能算法創新。2021年7月13日,華米科技在合肥召開Next Beat 2021大會,圍繞主題“The Future of Health”(健康的未來)發布了最新技術成果:原生智能手表操作系統ZeppOS和血壓監測算法。
據朱永梅介紹,Zepp OS提供了一款非常友好易用的手表JS小程序框架——Zeus Mini-Program Framework,方便開發者以較低門檻開發手表小程序。此外,Zepp OS集成了強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精準測量心率、血氧等人體生物數據和多種運動指標?!癦epp OS不僅僅是一個驅動硬件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統,更是一個開放的健康管理平臺?!敝煊烂繁硎?。
要管理健康,就需要具體的健康數據。華米科技研發出Pump Beats血壓監測引擎,搭載該引擎的智能手表,可實現30秒一鍵測量血壓,可以說,華米科技在無創、無袖帶血壓測量技術領域跨出了重要一步。
如何驗證該引擎運行的精準和穩定性呢?華米科技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共同展了開臨床試驗。朱永梅回憶道:“我們是2021年4月啟動的,目前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實驗。完成了27例高血壓病例,分析了354條數據。我們當時面對的病例中,多數為心臟搭橋等重癥患者,血壓在同一天內波動性可高達60毫米汞柱,情況異常復雜?!睆碗s的病例更考驗設備的準確性,通過與標準電子血壓計測量值做對比,Pump Beats血壓監測引擎的平均絕對偏差,收縮壓低于5.14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4.88毫米汞柱,由此充分驗證了該技術的可靠性。
高性能的可穿戴設備離不開智能芯片,在芯片方面,華米科技做了哪些探索?據朱永梅介紹,華米科技在2018年推出全球首款基于RISC-V開源指令集的智能可穿戴芯片后,2021年又推出了新一代雙核RISC-V架構可穿戴芯片“黃山2S”。朱永梅進一步解釋,使用中,我們一般會希望設備可以迅速識別疾病類型,“黃山2S”芯片搭載的卷積神經網絡加速處理單元正好響應這一需求,在處理房顫識別任務時,識別速度是純軟件計算的26倍。
保證可穿戴設備健康功能穩定運行的同時,還需要傳感的靈敏,在傳感器方面,華米科技2021年推出全新智能手表Amazfit GTR3和GTS3系列,搭配新一代生物追蹤光學傳感器,升級為行業領先的6通道配置,支持房顫心律失常自動甄別、夜間睡眠質量分析、零星小睡記錄等健康功能,能夠讓用戶感受到全方位守護身體健康的體驗。
“華米科技以推進消費服務重點領域和制造業創新融合為目標,通過可穿戴智能設備,開展運動健康等增值服務,滿足重點領域消費升級需求,推動智能設備產業創新發展?!敝煊烂犯嬖V本刊記者,華米科技為打造全產業鏈健康生態,提出了“芯端云”戰略。一方面,打造功能更加豐富的智能終端產品,另一方面,搭建云服務平臺,促進全產業鏈健康發展。通過對可穿戴智能設備采集存儲在云端的步數、睡眠、BMI、運動、壓力指標等數據進行分析研究,華米科技每年發布世界睡眠白皮書。白皮書的發布可以對全球人口的睡眠環境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包含了睡眠時長、靜息心率、睡眠得分、壓力、步行活動量等多個維度。
進一步來說,華米科技從智能硬件底層的芯片、操作系統,到傳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再到上層的健康云服務等核心技術和產品,通過芯片、終端產品、云服務構建了一個商業閉環。而從前端的穿戴設備的健康監測、MRI設備的健康檢查,到人工智能算法診斷、再到健康云線上和線下醫療資源服務,華米科技在服務層面的垂直整合,則實現了一套健康管理的完整閉環。
“硬件+數據+服務”
新產品和新模式
朱永梅告訴本刊記者,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試點企業,華米科技基于產品服務鏈條、信息鏈條、內容鏈條,將終端打造成數據和服務入口,貫通軟件、硬件和服務保障,不斷完善“硬件+數據+服務”的全新商業模式,促進消費服務與制造業創新融合。
在技術合作方面,華米科技在2019年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合作開展了針對華米智能可穿戴房顫檢測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智能手環的ECG(心電圖)和PPG(光電容積描記)功能判斷房顫準確度均超過93%,準確率達到了人類專業醫師水平。
另外,華米科技還與中科大先研院正式簽約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由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團隊參與研發,雙方將開展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腦機接口研究,重點聚焦在情緒識別、睡眠健康、癲癇檢測、腦語義解析等領域,研究成果也將用于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探索利用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癲癇檢測,抑郁、壓力情緒識別,神經調控等多項應用。
“我們將繼續深耕大健康產業,積極借力外部研究資源,不斷加強大健康服務技術研究?!敝煊烂繁硎?。
在問及華米科技如何通過基于智能硬件的互聯網服務,推動周邊產業轉型升級時,朱永梅介紹,華米科技與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了“保險+智能可穿戴+健康管理服務”的新產品和新模式,助力保險行業戰略轉型。
2020年9月,華米科技與英國保誠集團亞洲公司共同宣布,擴大雙方的合作伙伴關系,將華米科技的智能可穿戴技術與保誠集團的數字健康應用程序“PulsebyPrudential”相融合,使Pulse的服務功能納入到華米科技的智能手表和手環中,幫助Pulse用戶獲取更全面的健康資訊和服務?!巴ㄟ^這一合作,預計將有超過1600萬的客戶使用到華米科技的健康產品和服務?!敝煊烂氛f。
2021年7月,華米科技與德華安顧人壽宣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在業內率先推出基于智能可穿戴技術和健康管理服務的健康險產品“德華安顧巴納德重大疾病保險(尊享健康版)”。雙方以“健康中國”戰略為指引、以提升大眾健康保障水平為目標,探索科技賦能健康保險的新模式。同時,雙方將在健康監測與智能預警、客戶行為智能分析、團體客戶健康管理、可視化遠程培訓等多個領域達成深度合作,幫助用戶提升產品體驗和健康水平,助力保險公司降低理賠風險。
整合全球資源
豐富應用場景
2020年,華米科技攜手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東省南山醫藥創新研究院共建“腕部智能可穿戴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基于華米科技腕部智能可穿戴技術及人工智能算法的積累,利用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呼吸健康大數據平臺,聯合開展“新冠肺炎出院后隨訪及康復管理”項目,后期還將對流行性疾病預測、預警系統建立專項、開展聯合攻關。
那么,華米科技還將如何進一步整合全球資源,做大產業規模呢?朱永梅表示,華米科技通過華穎基金發現醫療健康、物聯網等優質創業企業并建立協作關系,在管基金規模近7億元。并且提前布局便攜式MRI核磁共振技術這類行業前瞻趨勢和技術,為了投資和推動全球便攜式MRI技術研發,先后在全球投資了Hyperfine和Promaxo兩家頂尖的新一代MRI公司,而且專門在國內投資了一個獨立團隊來推動貼近中國用戶需求的MRI研發。
我們可以看見,華米科技緊隨產業變革風向,積極參與從硬件制造到基于數據服務的轉型升級。從最初的腕上可穿戴產品,到現在的耳戴式產品、跑步機等健康周邊,再到MRI等大型醫療級產品和健康保險服務,華米科技在提供更多健康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在不斷橫向拓展業務領域。華米科技通過戰略投資,發現醫療健康、物聯網等領域優質創業企業并建立協作關系,從而不斷優化自身產業布局。華米科技目前已通過直投、基金參股、收購A股公司以及開放創新平臺建設等方式,逐步在大健康、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等更多領域進行嘗試和橫向擴張。
“華米科技將會繼續深耕大健康產業,進一步推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融合?!敝煊烂繁硎?。華米科技會在通過創新產品形態,豐富數據類型的同時,創新人工智能技術研究,提升數據信息挖掘深度,并結合新的應用場景,推出新的健康服務。據悉,華米科技正在啟動一項創新業務,投資和推動全球便攜式MRI技術研發,這讓華米科技自身的業務范圍延伸至更廣泛的健康生態。另外,華米科技將會進一步探索智能可穿戴設備在智慧養老、智能交通、智慧校園等重點應用場景的示范應用,加快智能可穿戴與社會領域的深度融合,培育和發展新型服務業態。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雜志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