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卜文娟
數字經濟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各地也相繼按下數字經濟加速鍵。目前數字經濟發展的區域分化明顯,主要體現在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差距較大,呈現出自東部向中西部遞減的規律。但是,三大區域的數字經濟發展差距逐年縮小,欠發達區域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較大的進步。
01
制定一個“小”目標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力爭形成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這一發展規劃為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強有力政策引領和支撐,各省市也都相繼推出“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目標。
《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了北京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和愿景,描繪了今后10年北京數字經濟發展的路線圖和施工圖?!秾嵤┓桨浮诽岢?,到2022年,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支撐體系更加完善,標桿工程建設、標桿企業培育取得顯著進展,進一步鞏固國內標桿地位;到2025年,數據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基本建立,數字技術覆蓋全領域,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地區生產總值50%左右,進入國際先進數字經濟城市行列;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目前北京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處于領跑位置,2021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1.6萬億元,同比增長13.1%,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0.4%;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8918.1億元,同比增長16.4%,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2.1%。
“十四五”期間,云南緊抓數字機遇繪就發展藍圖,發展目標越發清晰。據悉,云南通過3年的努力,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營商環境全面優化,政策體系持續完善,新型基礎設施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數字應用和產業生態初步形成,云南省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到2024年,云南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達到3160億元。
長沙是湖南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近年來,長沙始終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大應用場景,不斷強化場景牽引作用,用一套“組合拳”,構建起了數字經濟新生態?!拔磥?年,長沙計劃通過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大力發展先進計算產業,爭創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實現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5%?!遍L沙市數據資源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武表示。
02
超前部署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在前沿科技領域營造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環境,將是釋放數字經濟發展潛力,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進一步加強我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須多管齊下,穩妥施策?!敝袊こ炭萍及l展戰略廣東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曾志敏曾表示,各地區應結合地區發展實際和產業、民生需求,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對于5G基站、數據中心和云計算中心等關鍵基礎設施,要做到適當的超前部署,為未來深度應用提供前期基礎;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前期建設的保障性作用,逐步激勵市場發揮投資主體功能,集中建設一批網絡類數字基礎設施,為吸引市場主體創造優質的條件。
其中,深圳一直重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產業數字化步伐明顯加快,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呈現良好局面。去年,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城市。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網絡強國戰略,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建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推動數字經濟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目前,深圳正統籌規劃“雙千兆”建設、衛星互聯網基礎設施、邊緣計算、城市物聯網感知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未來網絡基礎設施等信息基礎設施發展布局,力爭建成覆蓋“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網+物聯網”的通信網絡體系和“邊緣計算+智算+超算”多元協同、數智融合的算力體系,提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能級,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目前,上海正積極推進5G應用“海上揚帆”行動計劃,根據計劃上海將每年新增5G基站1萬個。到2023年底,上海5G基站密度提升到每平方公里10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提升至28個,80%樓宇實現5G室內覆蓋。持續提升“四大傳統賽道”,涵蓋5G+工業互聯網、5G+智慧交通、5G+智慧城市、5G+智慧園區等領域。上海將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加快5G、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聚焦新型信息消費、實體經濟、民生服務等領域,加快推出一批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全面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此外,浙江省也在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截至2022年4月底,浙江已建成5G基站12.16萬個,率先實現鄉鎮全覆蓋和行政村基本覆蓋,每萬人擁有5G基站18.8個。2600萬戶家庭具備千兆光纖接入能力,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103TB。5G移動電話用戶為2523.7萬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比例達到28.0%,5G用戶普及率達53.9%;千兆以上接入速率用戶快速增長,規模達到335.1萬戶。多行業5G應用“揚帆領航”和多領域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已在15個重點行業形成5G應用項目超800個,形成“5G+工業互聯網”項目275項,推薦5G示范標桿應用76個。
03
產業園持續扶持中小企業
園區是承載企業和產業的空間聚集體,在數字化浪潮的沖擊下,企業和園區進行數字化轉型。
近日,無錫長三角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工暨無錫高新區重大科創項目簽約儀式在無錫(國家)軟件園舉行,30個重大科創項目現場成功簽約,其中上市總部項目12個、重點科技項目12個、重點平臺項目6個項目累計投資額超108億元?!氨敬渭泻灱s的30個科技項目,既有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等未來產業項目,更有12家高成長性、高爆發性的上市總部項目?!睙o錫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吳區委書記崔榮國說,“這些嶄新面孔、新鮮血液的注入,必將以強大的科技含量與創新張力?!?/div>
而沈陽數字經濟產業園跑出沈陽“高新速度”。沈陽數字經濟產業園是由渾南區政府和沈陽國際軟件園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80億元。作為沈陽市政府推進國家“十四五”規劃“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重點項目,產業園圍繞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網絡安全、數字孿生等數字經濟新興技術及未來信息技術領域開展建設,引入和培育優質創新企業,在未來的開發建設中持續增強園區產業創新力、競爭力、發展力。
此外,電商企業聯合地方特色產業帶,依托供應鏈,助力品牌商家、中小企業、線下門店等更多合作伙伴高質量發展,引領城市產業與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例如,自2018年開始,京東依托自身產業優勢,在智能制造、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孵化、電商運營等領域與鶴壁持續深化合作。目前,京東(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已入駐各類企業156家,并在銷售渠道拓展、產品整合升級、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給予45家本土企業大力支持。
“京東(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今年一季度產值達12.05億元,同比增長192.48%?!本〇|(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產業運營負責人楊帥說,“我們既在引入外地優質新經濟企業上下功夫,又在扶持本土企業上做文章,加快推動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著力打造鶴壁新經濟產業帶?!?/div>
不止鶴壁,在廣西梧州,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也成為地方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加速器。今年2月,京東(梧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聯合當地政府部門舉辦了“2022云上梧州六堡春茶節”活動。
期間線上產品銷量超6000件,抖音話題播放量超58萬次,促進六堡茶上行“觸網”,為梧州六堡春茶產業帶升級發展裝上強勁引擎。
END
來源:本刊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