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估計,2050年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占比約10%,2060年占比將達約15%,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痹诮照匍_的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氫能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如是說。
隨著碳中和、能源轉型逐漸成為全球共識,氫能產業正在成為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競相發展的新興產業。面對日趨嚴峻的氣候挑戰,我國立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氫能產業發展潛力正逐漸釋放。
“當前,世界能源技術創新進入活躍期,帶來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北本┦薪洕托畔⒒指本珠L彭雪海指出,氫能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二次清潔能源,是實現多領域深度清潔脫碳的重要路徑,也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
從全球來看,隨著近年來各國支持政策的加速出臺,氫能逐漸成為全球競爭與合作的“新賽道”。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為了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氫能將被廣泛應用在多個能源部門,并且需要提高到目前應用水平的6倍以上。
據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院士、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甄崇禮介紹,作為世界第三大能源出口國,“澳大利亞希望新能源、氫能能在未來成為其能源出口的重要部分,把豐富的‘陽光’出口到全世界?!?/div>
干勇則認為,氫能生產的潛在總市場容量,在2030年底有望翻倍增長。
“氫能將在未來能源生產和消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徐春明表示,氫能有助于推動傳統能源向低碳清潔能源轉型,推動能源動力轉型和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同時還是實現各種能源之間高效轉化的理想媒介,以及實現傳統化石能源清潔化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隨著氫能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提速,氫能應用的推廣也在持續加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國際氫能協會燃料電池分會主席李獻國指出,目前,燃料電池技術已經發展到第五代,擁有眾多可能的應用場景,包括大規模長時間儲能,邊遠無電網地區供電,備用電源、應急電源,交通運輸等方面。
領先布局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研究員、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韓布興看來,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保障?!疤贾泻蜕婕岸鄬W科領域,最核心的科學問題是物質轉化和能量轉換?!彼麖娬{,氫為物質與能量轉換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其有效應用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徑。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智藍新能源總裁秦志東認為,中國氫能產業鏈已初具雛形,處于規?;跋?。我國氫能產業從制氫-儲運加-應用,已經初步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條。
不過,在業內看來,氫能距離真正實現產業鏈的完善和規?;l展,仍然有較長距離,氫能仍處于處起步階段,其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氫能產業鏈龐大復雜,雖然氫能產業局部已經探索出不少技術,但是,就整個氫能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尚需時間。
氫能產業是戰略產業,也是新興產業,對于破解氫能制、儲、輸、加、用等全產業鏈上的瓶頸和短板,應提前布局前沿技術、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零部件長期受制于人的問題。
“發展氫能產業,是北京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迸硌┖1硎?,北京市氫能產業起步較早,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在科技創新、產業基礎、支撐要素和應用推廣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2022年北京冬奧會,氫成為奧運火炬唯一燃料,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奧運場館主要運輸工具,實現了氫能應用“從1到100”的跨越。
據彭雪海介紹,“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充分發揮科技資源、人才資源聚集的優勢,強化政策引領和產業培育,推動氫能技術創新、示范應用和產業發展,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城市,同時推動京津冀全產業鏈布局。
近年來,北京市積極制定氫能產業規劃,明確了發展目標和產業布局規劃。預計在2025年前,北京市將具備氫能產業規?;茝V基礎,產業體系、配套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建成3-4家國際一流研發創新平臺;京津冀區域產業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燃料電池汽車推廣超過1萬輛。
醞釀爆發
受頂層設計、政策利好拉動,氫能產業正穩步發展。氫能產業鏈條已經初步形成,但是氫能產業龐大、復雜,其規?;a業鏈的形成尚需時間,大規模的爆發式發展尚在醞釀。
在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智藍新能源總裁秦志東看來,全球氫能產業處于初期示范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預計2030年后,將進入商業化階段?!爸袊鴼淠墚a業鏈已初具雛形,處于規?;跋??!彼硎?,我國氫能產業從制氫-儲運加-應用,已經初步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條。
“隨著產業的逐步完善,我國商用車氫能時代已經拉開序幕?!鼻刂緰|表示,不同于國外以乘用車為主的發展路徑,中國氫燃料以商用車為切入點,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同時,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1年,中國建成加氫站數、在營加氫站數、新建加氫站數實現全球三個“第一”。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加氫站超270座。
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賈文利介紹,該公司深化產融協同,圍繞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戰略目標,聚焦公司在氫能制、儲、運、加、用等全產業鏈上的瓶頸和短板,發揮資本孵化撬動作用,適度超前布局關鍵材料、核心裝備及相關技術,引領帶動氫能產業鏈孕育發展,推動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高水平循環。
有研科技集團首席專家、國家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與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蔣利軍則認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應是氫能產業健康發展的關注重點。